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曲黎敏

目錄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智慧养生 第一部(全集)


 简体版-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zip (297.14 KB, 下載次數: 2828)    
 正體版-曲黎敏《黃帝内經》講義.zip (296.79 KB, 下載次數: 3422)    
UTF8正體版-曲黎敏《黃帝内經》講義.rar




跟曲黎敏學養生智慧之

【黃帝內經】




目 錄

第1部分曲黎敏簡介

第2部分《黃帝內經》簡介

第3部分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名家論壇)

3.1 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3.2 中醫與日常生活

3.3 十二時辰的養生(子--卯)

3.4 十二時辰的養生(辰–申)

3.5 十二時辰的養生(酉–亥)

3.6 十二時辰的養生(亥)

3.7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上)

3.8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下)

3.9 陰陽的本性

3.10 四季養生四氣調神大論

3.11 食物的意義

3.12 食物的偏性

3.13 四季養生(上)

第4部分《黃帝內經與智慧養生》學習筆記

4.1 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4.2 中醫與日常生活

4.3 十二時辰的養生(子~卯)

4.3.1 丑時(夜裡1~3點)

4.3.2 卯時(早晨5~7點)

4.4 十二時辰的養生(辰–申)

4.4.1 辰時(上午7~9點)

4.4.2 巳時(上午9~11點)

4.4.3 午時(上午11~13點)

4.4.4 未時(下午13~15點)

4.4.5 申時(下午15~17點)

4.5 十二時辰的養生(酉–亥)

4.5.1 酉時(下午17-19點)

4.5.2 戌時(晚上19—21點)

4.6 十二時辰的養生(亥)

4.6.1 亥時(晚上21-23點)

4.7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上)

4.8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下)

4.9 陰陽的本性

4.10 四季養生四氣調神大論

4.11 食物的意義

4.12 食物的偏性

4.13 四季養生(上)

4.14 四季養生(下)

4.15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4.16 情志病

4.17 百病生於氣

4.18 中醫如何對治亞健康

第5部分《養生大智慧》

5.1 《養生大智慧》第一集《起死回生》

5.2 《養生大智慧》第二集《望聞問切》

5.3 《養生大智慧》第三集《對症下“藥”》

5.4 《養生大智慧》第四集《醫生六不治》

5.5 《養生大智慧》第五集《病有十不治》

5.6 《養生大智慧》第六集《扁鵲行醫悟養生》

第6部分養生十二說

6.1 什麼是養生

6.2 睡覺門道

6.3 清晨說道

6.4 脾胃之說

6.5 養生十二說之午未申時養生

6.6 酉時養生

6.7 戌亥養生

第7部分講座講稿: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

7.1 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7.2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和意義

7.3 中醫與日常生活

7.4 一天當中,人的養生法則

第8部分曲黎敏文集

8.1 曲黎敏相關文章

8.1.1 讓中醫在傳統文化中昇華-----訪北曲黎敏副教授

8.1.2 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涵——評曲黎敏的《中醫與傳統文化》

8.2 曲黎敏學術文章

8.2.1 《黃帝內經》中的天人合一觀

8.2.2 天人合一的科學內涵

8.2.3 天人合一的醫學內涵

8.2.4 論儒釋道生死觀

8.2.5 五運六氣與流行病相關問題研究

8.2.6 瘟疫,中醫的抗爭

8.2.7 試論三陰三陽

8.2.8 從“左肝右肺”看中醫文化

8.2.9 中醫為什麼產生在東方?

第一部分 曲黎敏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中醫文化專家 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 清華大學特聘顧問

個人專著: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

研究領域:中醫與傳統文化、周易與中醫學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和傳統醫學,又兼通西方人類學。多年來,

她一直致力於中醫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在大學裡主講“中華文化與《黃帝內經》”、“周易與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等課程,同時在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高校迴圈講演,她的講演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每一位受眾既能領略中華遠古盛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曲黎敏副教授主張從生命之道來解讀文化和科學,她認為:中國文化之“道”只有落實到“人”

的層面才有意義。她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臨床實踐,編著的《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等多部醫學專著受到廣泛好評。




第二部分《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于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曆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于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徐文兵

目錄 


中華文明大講堂 徐文兵醫師 黃帝內經 影片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第二讲(文稿)經文: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根,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榮對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1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2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3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4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5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6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7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8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9

徐文解读黄帝内经10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3(1-2)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3(3)




梁:在《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裡講到,“恬澹虛無,真氣從之”,這八個字裡講了很有意思的境界。 我有一個情況想向徐老師做一個應證,我們稍微安靜一下,自己待一個五分鐘八分鐘,我們能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聲音的,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的,甚至能感覺到自己的肚子裡有股氣咕嚕咕嚕響的,平常講著話時講著事的時候不覺得的,那想,才五分鐘就有這樣的變化,如果,我們能夠靜靜地待個六天七天,那就一定能感受到一些比心跳呼吸更微妙在我們生命裡的東西。 這個待了七天叫什麼呢? 叫“恬澹虛無”了。 徐:真能做到這一點,你會感覺到這個世界完全跟你現在用意識學的那個世界完全是不一樣的,你會體會到很多奇妙的境界。 《上古天真論》後面結尾講到做人有四個境界,叫“真至聖賢。”它就告訴你,那會兒,你會有什麼樣的功能,會感覺到什麼。 可我們現在連做一個普通的健康的人都做不到,更就體會不到那些東西。 體會到的還是走火入魔,體會的是邪道。 梁:“恬澹虛無,真氣從之,”,後面是“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精神守在裡面了,病怎麼會來呢? 但是話肯定沒那麼簡單的,我只是用第一層最簡單的方法講給大家聽...... 徐:在這種“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的狀態下,人的精和神是牢牢地守在你的身體內部的。 相反的話,我們現在很多人是精神不內守,他是外露,精和神都在外露。 守是把他閉藏守住,他的反義詞是往外露的。 我給大家舉幾個漏精的表現,漏精的第一個表現就是遺精,男人,晚上做一個性夢,雲雨一番,結果發現很快活就射精了。 還有的人是叫滑精,沒有性夢,但是早上起來一看,內褲上黏黏呼呼的,知道自己又“跑馬”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紅樓夢》裡的賈瑞,看風月寶鑑,對王熙鳳有單相思,看這面,王熙鳳招他進去雲雨一番,然後呢遺精一下,一看這面呢,是一個道人送給他的,一看是一個骷髏頭,意思就是說,你要是老這樣你就死了,結果他還是忍不住老看那個雲雨那一面​​,最後就脫精而亡。 這叫精神,精不內守,精是神的物質基礎,你沒有這個養家糊口的東西,最後那個神就要跑掉了,這叫精不內守。 還有人說,你就說的不就是遺精嘛,現在一些科學家說,精液裡面不就幾顆蛋白質嘛,遺幾次也沒事。 梁:家庭醫生里面老是有王大夫張大夫回答這些問題。 徐:他們是我說的典型的有智無慧的一幫人,他知道精液裡面是蛋白質,但他不知道,蛋白質跟蛋白質不一樣。 怎麼講呢,你知道鑽石是什麼成分? 梁:碳。 徐:那我給你一塊石墨它也是碳。 梁:鉛筆也是碳。 徐:你向老婆求婚的時候,你送她一塊碳,你說你嫁給我,她嫁你嗎? 這就是科學家犯的毛病,都是碳,為什麼價值不一樣,所以說,那個蛋白質跟蛋白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想把碳變成鑽石你還必須高溫高壓給它賦予特別的能量。 所以製造精液這一套消耗人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你損失它也就等於損失很多你的氣血和能量。 再不濟,咱不討論理論問題,那你誰說那個科學家在這兒做個實驗,我吐幾口吐沫也有蛋白質,你射一次精,我吐十口吐沫,你射一次精,咱倆一天每天都來這麼,看誰頂得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所以這種精不內守是我們現代很多人得的最大的一個毛病。 梁:精不內守,就會,您作為大夫,天天看各種男病人來了。 徐:男病人女病人都有精不內。 梁:對了,男病人當然明白了,剛才說的那種精不內守的情況,那麼女病人是如何精不內守的呢? 徐:男人有精,女人也有精。 女人的精表現在普通的情況下分泌陰道的潤滑液,這種潤滑液在某種程度上它有滋潤和保護陰道粘膜的作用,當然在性愛生活中它也起一種潤滑的作用。 但是如果這種精流失過多,或者是有一些病毒或者黴菌、細菌的感染導致它陰道內不停地分泌這種粘液的話,她一樣在失精。 就是說,過度性交的女人也會失精。 就是有白帶、黃帶分泌,陰道感染久治不癒的,包括一些宮頸糜爛的人,她也在失精。 梁:這種人在臉上能不能反映出來有什麼樣子呢? 徐:一般來講,沒精的人首先是眼睛沒神,再一個呢,這種人有一種表現,臉色發黑髮癆,好像蒙了一層灰。她來看病的時候,好像她沒洗臉似的,我是指一種沒化妝的狀態,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熊貓眼,圍繞著眼睛眼圈特別得黑,這是女性的失精。 還有一種女性失精,最大的問題就是早產和墮胎,如果正常的懷孕生育,這對女人和孩子都有好處,這是因為符合自然之道的。 如果人為地中止妊娠,然後去做這種藥物和人工流產,這是最大的失精。 我治的很多得抑鬱症的女病人,都是因為過多或者是流產不當造成的,這種也是失精。 梁:她們這種失精過多,會影響到她們的情緒。 徐:精神。 情緒是初級的,最終會傷到她們的神。 但現在很多人把這不當回事,墮胎啊,做個人流藥流,根本不當回事。 上午墮完胎,下午該上班該喝酒該跳舞,其實墮胎跟生育一樣,它是一種小產,這時候,人的身體是最虛弱的,就跟坐月子一樣你也得養。 但很多人不養,所以就落下了病根。 這是我們講極端的事情,還有很多失精呢,包括我們的體液,包括老拉肚子,喪失人體的這種體液。 或者是出大汗,我們現在很多人鍛煉,以出汗為目​​的,出一身臭汗就覺得好,其實他們是在傷精,傷害自己的精。古代人是講,比如說兩個古代高手比武,他不是說誰把誰打死了,比武的過程中誰先出汗了,誰就輸了,這說明你的精出來了。 人到快死的時候,出現一個症狀叫“汗出如油”,就是人到快死的時候最後那點精也出來了,就完蛋了。 梁:有些老年人身體特別虛弱的時候,全身都是汗,那是很危險的。 徐:還有的人會出盜汗,就是睡著以後出一身汗,然後整個衣被都濕了,這也是流失腎精的一個表現。 梁:有些年輕的朋友以為晚上(睡覺)熱了出一身汗,衣服全濕了,為什麼你白天不濕呢? 同樣溫度(下)不濕呢? 你有沒有認真想一想,這背後可是學問大了。 這完全不是外面的溫度的問題,是你(身體)裡面的問題,(身體)裡面控制不住了,其實是身體自我控制機能的問題。 徐:當你把這些寶貴的精守在體內的時候不讓它漏,我們制止這種漏精的治療方法就叫補。 我們現在理解“補”的意思和它的本意不一樣,我們現在說“你得吃點補藥”其實我們說的是“益”的意思。 “補益”,“補益”,把人體比成一口鍋的話,如果這鍋破了,它在漏精,就是我剛才說的,遺精、帶下、出汗,包括流很多濃鼻涕,或者是流口水,或者是不停地出血,這些都是在漏精,我們先要用補藥把它補住。徐文兵解讀黃帝內經3(6)
梁:像補鍋一樣。 徐:這叫補鍋,這叫“補”,補好鍋以後,再往鍋裡面加水,這叫“​​益”,現在人說話“補”和“益”已經不分了。 梁: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益”這個詞,全以為往裡面加東西就是補。 徐:哎,就理解成這樣,我們有個中藥方子叫“補中益氣湯”,它的意思是先把漏洞補住,否則,不補就往裡面加,白加,“酒肉穿腸過”,加了就流走了。 很多人吃了很多的補藥,比如他小便裡面有蛋白或者有紅白血球,這都是在漏。 梁:怎麼樣才能知道小便裡面有蛋白呢? 徐:蛋白的話是這樣,我們古代人沒有顯微鏡,沒有化驗,但是他們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 第一,他們發現,有些人小便完了以後,踩上去是黏的;有些人小便完了以後,螞蟻會往那個小便上爬,後來有醫生去嚐嚐那個小便,說是甜的。 梁:哦,這是糖尿病。 徐:這就是糖尿病,小便裡面有蛋白呢它裡面是混濁的,有些人的(小便)是澄清的液體,但是泡沫特別多,肉眼雖然看不見它細微的蛋白,但是能看見那個泡沫。 梁:還以為是喝了啤酒。 徐:還有的情況,肉眼就能看見他的小便就是混濁的,這都叫漏精。 所以這種情況,中醫講先用補藥給他補住,然後再給他用一些益,往鍋裡加水。 梁:所以,再次跟聽眾朋友們強調一下,所謂的“補藥”,咱們的理解都錯了,補呢,首先是要把自己身體這個“鍋”的漏洞先給填上,這樣,吃什麼呢才能夠給接住,否則的話也無濟於事,(徐:補了也白補。”)吃再多營養品也是對身體的傷害。“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真是學問太大了。 徐:剛才我們只講了一個精的內守,下面還講一個神的內守。 神的內守,反義詞就是“失神”,什麼叫“失神”?我們說這人“恍惚”,恍恍惚惚的,心不在焉,再嚴重點叫“失魂落魄”,老百姓說,“這人跟丟了魂似的。”這種人表現還有一個就是注意力極其不集中,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完成一項工作,老是那種坐臥不安,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就是這種狀態。 梁:一會拿出手機看一下。 徐:一會拿出手機看一下叫“焦慮”,老期待著一件事情要發生但是那個事情又沒發生。 有人是叫“憂”,有人是叫“慮”,“憂”是老擔心意見壞事要發生,“慮”是老期待一個好事要發生。 梁:老沒發生。 徐:都沒發生。 他本來應該把心神收在體內,結果他叫“誌發於四野”,全發在外面,惦記這個人或惦記那個事,這種人就叫“神不守舍”。 所以“精神內守”的反義詞叫“魂不守舍”,或者叫“失魂落魄”,嚴重點叫“魂飛魄散”,身體在這兒,心思不在這兒。 梁:所以很多人老是說,一提到神,不科學,不科學,但是你又明顯地感覺到有些人的確跟一些人不一樣,他也在吃飯,他也在走路,他也在擠公共汽車,擠得還挺有勁,實際上他跟我們還是不一樣, 徐:兩個眼睛直勾勾的。 梁:或者叫“迷茫”,現在的時尚雜誌很過分,我覺得真該拉出去打靶,總是在強調一種眼神迷​​離的狀況,告訴大家這就是美,這特別不好。 徐:那是一種失神,病態的美。 任何一個社會總有一種畸形的病態的發展,當這種病態的人多了以後就會形成一種文化,形成一種圈子,而當這種病態人又是有錢人的話他就會引導一種潮流。 梁:本來精神還很好的人,本來兩眼炯炯有神,一看時尚雜誌,哦,現在流行模糊眼,非要把自己弄成一個眼神迷離,這簡直是自己找死。 徐:這個眼神迷離,現在人們發現,當一個人瞳孔微微散大,當我們看到一個令自己驚喜動心的人或事的時候,瞳孔會不由自主的擴大,(梁:眼前一亮。)眼前一亮,但是有些人本來對這件事情沒有感覺沒有觸動,他的瞳孔不會大也不會亮,但是,他要向對方表現一次我對你很著迷,他沒有那種狀態,charming, 他怎麼樣呢,他點散瞳劑,讓別人看起來有一種迷離渙散的美的狀態。 這種人,我看到的現代社會這種“神憚散而不藏”的人,太多了,不是為自己人活著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活著的人太多了,這都是屬於一種精神病的狀態。 你能做到精神內守的話,首先,你有積累,倉庫裡面有糧,第二,你的神在你的體內,外面有點風吹草動,神的反應就很快,什麼病毒,細菌,虛邪賊風,它馬上就把它趕出去了。 你如果是這種狀態的話,就像我們的國家,外匯儲備很豐富,國家領導人這麼英明,外面有點什麼事,犯不著你,所以下面有一句話叫“病安從來?”你怎麼可能得病呢? 視頻講座下載: 



國醫國學堂:重新發現中醫太美--徐文兵、梁冬對談《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國之聲 洞見意識底層,詮釋上古時期的生命哲學。 梁冬和您一起發現中醫太美 。不扭曲,不變形,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上古時期的生命智慧, 黃帝內經幫您輕輕鬆鬆活到120歲。

12月6日節目:第一期節目,《上古天真論篇》: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12月13日節目:第二期節目,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事異也,人將失之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12月20日節目:第三期節目,“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12月27日節目:第四期節目:“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美其食,任期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1月3日節目:第五期節目,“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1月11日節目:第六期節目,《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6講》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1月17日節目:第七期節目,與梁冬對談《 黃帝內經 》《上古天真論》第七講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1月24日節目:第八期節目,與梁冬對談<上古天真論>廣播版第8講“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 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2月7日節目:第九期節目,與梁冬對談<上古天真論>廣播版第9講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鬃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八八天癸渴,精少, 腎臟衰, 形體皆極,則齒發餘。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 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2月14日節目:第十期節目, 徐文兵 /徐小周大夫看病去了,只剩下樑冬獨唱了。主要內容是黃帝內經與黃老之術。

2月21日節目:第十一期節目, 徐文兵梁冬對談<上古天真論>廣播版第11講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2月28日節目:第十二期節目, 徐文兵梁冬對談<上古天真論>廣播版第12講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

3月7日節目:第十三期節目, 徐文兵梁冬對談<上古天真論>廣播版第13講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 ​​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 ,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3月14日節目:第十四期節目, 中國之聲 《上古天真論》第13講(《上古天真論》最後一講)第13講是指有徐文兵老師參加的,其中有一講徐文兵老師沒有參加。
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 ​​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 ,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 中國之聲 》《 國學堂》之發現中醫太美 (第一期:2008年12月6日)梁冬 :重新發現中醫太美 ,大家好,我是梁冬 、梁某人。 坐在我對面的是我在求學中醫方面的偶像級老師徐文兵老師,徐老師您好!徐文兵 : 梁冬好,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梁冬 :哎喲,一看你就很有電颱風範,從小肯定是聽“小喇叭”長大的人。徐文兵 :聽孫敬修爺爺的故事長大的。梁冬 :我估計您可能是最後一批提到孫進修爺爺的小朋友了。 以後的小朋友肯定都很難提到了,所以說讓我們無限傷感。 其實還有讓我們更無限傷感的東西就是中醫。 中醫作為一個非常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且它作為一個能夠通達宇宙​​道理的一門學問,最近,尤其過去這一兩百年來可以說飽受詬病,很多人也不很理解。 所以,我們特別希望能夠用一種嶄新的視角,用一點點,讓我們現代人都能理解的語言,重新去講講我們的中醫。 尤其在中醫裡有一本書叫《 黃帝內經 》。 這本書很多朋友可能也在不同的地方聽說過。 但是實際上,以我看來,我聽到的關於《 黃帝內經 》講的最有趣的人,就是我對面坐的這位—— 徐文兵老師。徐文兵 :過獎。梁冬 :徐老師,你一看就是貴人。 以前都說“賤人多語,貴人沉默”。徐文兵 :不是,先得聽你說,你拋磚、我引玉。梁冬 :那我們這個節目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本《 黃帝內經 》,足足可以讓很多人讀一輩子,所以我們肯定要慢慢和大家分享。 《 黃帝內經 》有很多篇,大概有81篇。徐文兵 :《 黃帝內經 》分上、下兩部,第一部叫《 素問 》,它有81篇,第二步叫《 靈樞 》,也有81篇,合起來162篇。梁冬 :《 素問 》和《 靈樞 》有什麼講究嗎?徐文兵 :我們互聯網經常有一個詞叫FAQ,就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就是經常要被問到的一些問題。 這種文化,都帶有普及性、一般性的問題。 所以《 素問 》要解答關於中醫對生命,對天和地與生命的關係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 所以《 素問 》是一本中醫基礎理論的書。 《 靈樞 》是指人的氣和人的神靈溝通的那個節點、關節點、樞是關鍵。 就是我們開闔門的那個門軸,它一動整個門就動。 所以這個是講針灸 穴位的書。梁冬 :唉,有《 黃帝內經 》,是不是有《黃帝外經》呢?徐文兵 :沒錯。 漢朝劉向整理的《漢書•藝文志序》裡面,其中古代一集裡面他就明確提到,《 黃帝內經 》十八卷,然後提到了《黃帝外經》有三十二卷,但是《黃帝外經》失傳了。梁冬 :哎呀,實在是太過可惜。 因為據我所知,《 黃帝內經 》很多時候是講道理、講法則,《黃帝外經》可能還有很多的操作方法,會不會?徐文兵 :《黃帝外經》的解釋有很多種。 古代大家寫書,經常把兩本書分成內篇和外篇,比如《 莊子 》有內篇、有外篇,《抱朴子》也有內篇和外篇。 可能是《 黃帝內經 》闡述了一些中醫的理論,《黃帝外經》闡述了另一些中醫的理論,可能還是理論。 因為稱為“經”的東西,它指的是道路和方向,它不是那種“論”,不是技術層面上的東西。梁冬 :那會不會是一些外科手術方面的理論呢?徐文兵 :有這種解釋。 有人講到,華佗的那些那麼高超的外科技術,不是憑空掉下來,也有實測,所以有的人講《外經》是外科 ,包括中醫現在講這種整骨、 整形 。 我們前一段時間剛剛去世那位雙橋老太太,羅老太太,那都是祖傳下來的那種整骨的手法,這其實也是《黃帝外經》的一部分內容。 還有,比如說華佗他臨死前寫了一本叫《青囊經》,總結他麻醉的藥方、 外科的技術,相傳給獄卒,結果獄卒不接受,他只好“索火而燒之” ,就把這本書燒了。 燒了一部分,但是留下一部分給凍了,就是做手術部分。 包括現在我們做那種給豬啊、雞啊,做閹割手術,那個手術非常精巧,瘡口小,而且感染率非常低,癒合得非常快。現在人們看來,就說中國古代的外科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一個境界。梁冬 :所以後來中國古代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真正外科做的好的,那點技術全部都是從對動物的手法裡面移植過來的?徐文兵 :可能有這種,就是說從對經絡的認識來講,中醫說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有三百六十一個腧穴 ;另外,人還觀察到動物也有經絡 ,也有腧穴 ,比如說豬啊、狗啊,都有。 這些都是古代的那些很高明的巫師或者醫師,他有望氣的本領,就像扁鵲一樣。 《 史記 》記載, 扁鵲學醫學成以後能夠什麼? 能“盡見五臟正經”,他有一種超人的感覺能力。 所以在這種感覺能力下再去扎針做手術,那就是相當高。梁冬 :所以現在有些時候說拿小白鼠做實驗,在小白鼠身上紮一下穴位 ,很多人覺得這簡直太可笑了,其實從另外一個更高的程度上來說,也不見得是錯的?徐文兵 :對,萬物有靈萬物有氣。 還有人現在給樹還扎針灸呢。梁冬 :噢,怎麼說? 怎麼能夠給樹來扎針灸呢?徐文兵解讀黃帝內經3(4)

==========================================================寒氣侵犯身體路徑從腳往上走, 足太陽膀胱經.受寒第一反應,肩膀疼,脖子疼,頭疼撞牆,第二道防線足少陽膽經,打擺子發瘧疾,往來寒熱,一陣子熱一陣子冷,第三道足陽明胃經!熱邪侵犯身體路徑從上,侵犯肺部,咳嗽,身體癢,第二道手厥陰心包經,嗓子疼,心律不齊.高燒,驚厥,神魂顛倒!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寒則熱則,火鬱發之.要想保持健康,避大自然的虛邪賊風,還要恬淡虛無!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恐則氣下.冠心病,供應動脈的氣血哽塞!思則氣結!悲則氣消!化悲痛為力量! 良性惡性的腫瘤,最開始是一個念頭,慢慢的形成一股力量!最高境界看見事情不生氣!打個嗝放個屁出去了.恬淡虛無,人本能去舔自己的傷口,恬是人自我寬复,自我安慰的能力. 大猩猩招牌動作催胸頓足!情緒的穴位,內關穴,膻中穴,幫助我們恬 ,徐老師說的火鉤子!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容!疾病才會離我們遠遠的!什麼是精神內守!7 什麼是精?什麼是神?漏精就會精神恍惚,精力不集中!藥物流產會傷到自己的精,產後抑鬱症!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你是想補還是益!男人遺精,老年人遺尿,泡沫,女性月經失血!